2024/12
31随着当今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各种电子产品广泛普及,导致青少年儿童近视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关注。我国中小学生近视率逐年上升,呈现低龄化、高度化趋势,6~18岁的近视率约53.6%,高三学生高度近视率高达20%。
目前把大于600度的近视称为“高度近视”。高度近视又分为“单纯性高度近视”与“病理性高度近视”两种,前者在成年后近视度数趋于稳定,不伴有导致视觉损害的眼底病变;后者成年后近视度数仍不断增加,常伴有眼底病变或其他致盲性眼病。
高度近视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若父母高度近视,则子女高度近视的发病风险较高;同时高度近视的产生也受近视发病年龄、教育压力、近用眼强度、近用眼环境、饮食习惯等后天环境影响。如今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高度近视已出现持续增长趋势。
如何防治高度近视?
高度近视应以预防为主,对于未近视的儿童青少年应定期监测眼轴和远视储备,当出现近视度数持续增长、眼轴增长过快时,应提高警惕积极预防。
具体预防措施包括尽量保证每天2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时间,减轻近用眼负担,改善用眼环境,至少每6个月检查视力状态。
对于已经高度近视的患者,建议定期到医院检查眼底,避免高度近视导致的并发症损害眼健康。
高度近视常见的矫正方法
1.框架眼镜
框架眼镜成本较低,方便易用,但由于度数较高,镜片往往较厚重,美观会受影响。
2.接触镜
角膜接触镜能较好地矫正高度近视,视觉质量更佳,但需要良好的依从性和卫生习惯。
3.角膜屈光手术
高度近视患者也可以选择角膜屈光手术。角膜屈光手术对眼睛的要求较高,需要经医院充分检查后方可确定是否适合接受手术。
4.眼内屈光手术
通过在眼内植入人工晶体来提高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