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
20花是每个人都逃不掉的烦恼。
老视,俗称“老花眼”,是随着年龄增长,眼睛衰老,出现调节力下降的表现。老视是一种生理现象,不是病理状态,是正常人步入中老年后都避免不了的视觉问题。
老花眼的常见症状表现----“视近困难、喜欢光亮、视近疲劳”
当您出现以下症状,提示您已经开始“老花”了:
1. 看远清楚,但是读书看报看不清小字、看不清药品说明书;
2. 有时通过努力可以看清近物,但再看远远处时,会出现短时间的视线模糊;
3. 看手机时不自觉地把手机挪远或者头后仰、调大手机显示字号;
4. 阅读时对光线的需求量变大;
5. 阅读时间变短,看书看手机一段时间后出现眼酸、眼胀、眼干等眼睛很累的感受;
为什么会得老花眼?
当我们视物时,外界光线会依次通过人眼睛的角膜、晶状体和玻璃体,到达视网膜来成像。眼睛和老式照相机类似,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相机的镜头,通过镜头的拉长和缩短来实现“无极变焦”,使外界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底片”上,从而可以清晰地看到远处和近处的物体。年轻人的晶状体弹性大,可以“伸缩自如”的调焦,然而当眼睛衰老后,晶状体的弹性减弱,调焦能力下降,看近处物体时,物象落在视网膜之后,就会出现看近处聚焦困难、看不清的情况。
年龄是老视形成的主要原因,大多数人在40岁之后开始出现老视症状,随着年龄增长,老视程度逐渐加深,到60岁之后,老视度数趋于稳定。
屈光状态影响老视的形成。年轻时存在远视的人,老视症状会出现的较早,相反,年轻时有近视的人,老视症状会出现的稍微晚些,这是因为远视患者为了代偿远视度数看清相同距离的物体所付出的调节要高于近视眼。
另外,用眼习惯和老视的形成也有关,长期从事近距离精细工作的人,如钟表修理工人、雕刻工人等更容易出现老视,这是因为这些近距离的工作有更高的调节需求。
老视的预防和治疗
老视不可避免,却可以延缓发生,减轻症状,试试这么做:
1.多休息,常眨眼
适当控制近距离用眼时间,当眼睛感觉酸涩、疲劳时,尝试连续眨眼数十次,闭眼轻轻转动眼球,可以帮助泪液分泌,湿润眼表。
2.常远眺,放松双眼
多远眺远处风景,放松眼部肌肉,再沿远处风景缓慢往近看,这样就可以改变晶状体的焦距,锻炼调节能力。
3.保持适当的阅读光线
确保阅读光线不太亮也不太暗,适度的光线有助于减轻晶状体调节的负担,减轻视疲劳感。
4.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
规律作息,避免熬夜,食用有益视力的食物,如富含维生素A、C、E的胡萝卜和菠菜等。
5.定期眼科检查,适时合理干预
定期去眼科进行视力检查,及早发现老视症状,滴用缓解视疲劳的眼药水,必要时可以验光配镜。